,这篇稿子我们《安徽文学》收了,预计九月见报。”
\n
“但是咱们规矩在先。新人投稿,千字四元。但你这稿子,编委们合计过了,质量够上头条,给你千字六元。”
\n
他顿了顿,指腹敲了敲桌面。
\n
“四万字,合计二百四十元。下个月10号前寄到你们公社邮电所,凭介绍信取,跑不了。”
\n
这个年代稿费还不交税,到了明年才开始起征个税,起征点800元。
\n
一般人也到不了~
\n
“还有这个。”
\n
林秀雅把《时间》诗稿叠成方块。
\n
“我跟周主编申请了,发在9月刊的诗歌栏,紧挨着你的小说。九毛六的稿费,跟小说的一块儿寄,省得跑两趟。”
\n
许成军刚要道谢,就见张启明从铁皮柜里拿出本1965年的合订本,指着其中一篇。
\n
“这是当年一个知青写的《田埂》,跟你这路子像,后来因为‘调子灰’被下架了。”
\n
他顿了顿:”我不是拦你,是想让你知道,写东西,既要扎根深,又得懂弯腰。”
\n
“张老说得是。”
\n
许成军接过合订本,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
\n
“我改稿时也想着,既要把事写透,又不能扎眼。”
\n
周明突然抓起桌上的铜铃摇了摇,“当啷”一声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
\n
“后天上午九点,来开改稿会。有几个老作家要过来,他们懂怎么让稿子‘站得稳,走得远’。”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