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物货数量实在太多,协调起来也有些困难。赵参军在内说尽好话,也没争取到一个好的结果。
安孝臣等人眼见日头已经西斜,也不敢再耽误时间,只能赶紧派人入城去通知张岱。
张岱本来还在翻阅去年以来管城这里各类花销,得知货队无法入城后,便也连忙放下手头的事情,直往城中输场官署而去。
输场便是官方转运租调以及其他各种物资的货场,而管城的输场主要接纳的就是来自江淮的租物,江淮地区的租物常常需要以布易米,为了确保每年租物能够顺利入京,所以专程在此设置输场以协助买卖。
因为钱帛和粮食的储存都需要大量的仓库进行存储,故而管城的输场在城内也有许多的仓库可供使用。张岱一行这麽多的物资,也只有输场仓库临时能够存放得下。
张岱快马来到这里时,正见到同年杨谏也从街道另一侧向此而来,他勒马顿住,向杨谏问道:「杨郎来此有事?」
「我一位同族的堂兄于此判事,途经此地故来探望一下,顺便问一问此间民情风俗,期望能增长一下见识,归都后以应答座主盘问。」
杨谏闻言后便笑语说道,同时见到张岱面有焦虑之色便又问道:「六郎来此有事?」
「同行货队被拒城外,眼见要天黑,我来问询何事见拒,迟恐有失。」
张岱开口答道,而杨谏闻言后脸色也是一变,当即便说道:「同去同去,我堂兄正判此方输场事!」
张岱闻言自是大喜,这杨谏年纪二十出头,为人却比较低调,并不像其他同龄人那样张扬,以至于张岱也时常注意不到对方。
但事实上,真要讲到出身的话,他们同年十三人中尤以杨谏最为尊贵。他出身虽然不是正经的弘农杨氏,但却比弘农杨氏更牛逼一些,乃是前隋杨氏,隋炀帝的后人,大唐的国宾二王之后!
只不过落架的凤凰不如鸡,李家人杀起自家人来都毫不手软,区区一个前隋之后也实在不算什麽。大概因此家世,杨谏为人也比较内敛,并不刻意吹嘘家世。
听杨谏这麽说,张岱也才想起来他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官三代,他爷爷便是太府卿杨崇礼,父亲则是天宝年间的盘剥名臣丶被李林甫迫害致死的杨慎矜。
管城输场占地颇广,尤其张岱刚从那狭小的邸店行出,行入其间越发觉得这输场之广阔。
两人行入不久。便有一身穿便服的中年人阔步向此而来,远远便向杨谏笑语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