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初冬的长安,寒风已带着刮脸的力道。
枯黄的树叶早已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可依旧在倔强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
但在这片天地萧瑟之中,大唐的中枢却异常忙碌。
两仪殿内关于西征的决策,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滴入了冷水,已让整个朝廷炸开了锅。
在太子殿下的决议下,朝廷以去年刚刚建成的定北城为前线基地,任命定北城守将薛万彻,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为副将。
大唐针对高昌的战争,已从纸面谋划阶段,进入到了实质性的进展。
不过有了此前攻灭薛延陀之战的经验,这次虽也是仓促开战,可整个大唐却显得很是游刃有余。
各级官署的文书往来如雪片般密集,通往西域的驿道上,马蹄声终日不绝。
粮秣,军械,民夫……很快调集完毕。
大唐这座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隆隆运转。
然而,在这看似一致的对外基调下,朝堂深处不乏暗流与忧虑。
高昌虽是小国,但路途遥远,补给线漫长,西域情势复杂,更有西突厥虎视眈眈。
一旦战事不利,或陷入僵持,对国力的消耗将是巨大的。
尤其是纳入大唐疆域的薛延陀旧地,去年才新建成的定北城,到时候可就要陷入危机了。
这些担忧,像无形的寒气,悄然弥漫在一些官员的心头。
东宫,丽正殿。
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从门缝窗隙渗入的寒意。
李承乾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意,他站在一幅巨大的西域地图前,眉头拧成了一个结。
他被父皇赋予重任,统筹后勤支援与情报协调,这担子远比想象中更沉。
地图上那条从长安蜿蜒西去,穿过陇右,河西,最终指向从定北城直达高昌的路线,在他眼中仿佛成了一条需要无尽鲜血和粮草才能填满的沟壑。
薛万彻是沙场骁将,冲锋陷阵他放心。
但如何确保大军身后这条绵长生命线的畅通无阻?
又该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
千头万绪,压得这位年轻的太子有些喘不过气。
“殿下,”马周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带着几分谨慎,他捧着一卷文书,“户部呈来的第一批粮草调度方案,需要您过目。”
李承乾有些烦躁地摆了摆手,目光仍未离开地图:“先放一边吧。”
他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