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正当中,一块最大、最醒目的石头,上面是硃砂刻写的唐楷——“华池”。这也呼应了石门的刻字。至於黑暗里还有什么东西,我就看不清了。
“这些石头,岁数不小。”齐师傅忍不住想去摸一块石头。但他刚伸出手,半路上就被我兴师问罪的目光截停,只得訕訕一笑,指著上面芝麻粒儿大的斑点说。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石头似乎会慢慢褪色。先是黑色变成紫灰色,又爬满了类似青苔的水生植物,混合染成紫檀色,最终连青苔也慢慢剥落,只留下一粒粒乾枯的斑点。这便是我们眼前所见。
我绕著“华池”,在天井里审视一周,总结有三处不太对劲。
第一,天井数量太多了。
前面说过,太子公主墓可超过6个天井,一二品官员墓最多5个天井,品级再低的可能一个天井也没有。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户主却能一口气修建4个天井,数量直逼王侯將相,还有没有王法了?他究竟要干什么!
第二,整个墓室不像是人为修建的。
不能说是巧夺天工,完全就是天工。我虽不是专业地理学者,但我感觉这个墓穴很像一座天然形成的海底溶洞。
海底溶洞是一种特殊的海底熔岩地貌,是一种发育於海平面以下是碳酸盐洞穴,主要是由碳酸盐岩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凹陷和深坑。
这种天然溶洞一般会在海平面以下形成,我理解的是它像珊瑚礁一样,为各种海洋生物提供多种多样的生存空间和遮蔽。但这座海底墓,不仅身处水下,甚至还有氧气的海底溶洞,我是闻所未闻。
就算是先天形成、后天人工改造,以一千多年前的古代技术,居然能在海底开挖一座大墓,还能保证无渗水、无毁坏?这种工程放在今天,那就相当於挖一条跨海大隧道吧,古人怎么可能挖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