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禁诧异,停在原地。
——向来喜欢跟我唱反调的师傅,居然也会力排眾议,支持我的选择,再推开一扇未知的石门?
但转念一想,师傅的初衷肯定还是为了保护文物。我也不必太自作多情了。
如今时间紧迫,我们中国人的歷史文化遗產,就该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绝不能让外国间谍们捷足先登!
我们几乎一路小跑,迅速穿越第三座天井,摸到了第四扇石门。
“又是两个字。”齐师傅笑著,看我。
“又是甲骨文。”我目不转睛,看门。
第一个字很好认,像一束柴火捆;第二个字造型稍显复杂,左边一叠石头,右边潺潺溪流。这是“华池”二字。
截止目前,所有石门石刻都是两个字。它们都是仿古文字,都位於孔洞下方,且不是以宫、室、楼、阁作结尾。像一块石门匾额,像一副春节对联,想必內容上也是互相佐证。
这里的“华池”刻字,与前面三扇门的“壶口”、“沉香”、“太白”之间,也必然存在某种联繫。
石门一开,我却明显感觉这座天井与別处截然不同。门框很低,颓坯的石壁参差又尖锐,洞顶低矮,仿佛因难以承受重压而微微弯曲,几乎快碰到人头。
这像一座塔状的小型天井,天板的圆形藻井没有金碧辉煌的壁画。往上看,不知有多高,乌漆抹黑的,我们一只手电筒和两只腕灯也不够照亮。
四周没有坚固厚实的墙基,只有海水浓烈的咸腥味,无声瀰漫在礁石间。我的手电筒偶然一闪,闪亮了天井中央一座水潭,黑魆魆的水面在我的视野里呈现椭圆形,水潭边缘还滚著一圈奇形怪状的紫檀色石头,像密封一坛好酒的匝线。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