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身蜿蜒曲折,像一条细长的海蛇。从龙头位置,我还能隱约看见它背部有鱼鰭,以及两只祥云缠绕的翅膀。底下四脚也不是鹰爪,而是麒麟一样粗壮的兽蹄,高高撑起这个四五米的庞然大物。
仅仅是我视线所触及的一小块龙额,就採用了浮雕、鏤雕等多种复杂的木雕技法。儘管距今已有千年,它的龙眼依然活灵活现,居高临下盯著我们这群入侵者,仿佛下一秒就会发出震天咆哮。
如果......如果这种手笔都算幼稚,那我不敢想像,到底什么样的大师之作才能入齐师傅的法眼?
“是啊,也就这一双龙眼,雕得还算凑合。徒弟你呀,怕是没见过『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的真龙!”齐师傅手指著木雕龙,说您也別怪我说话重。我年轻时候也是干国安的,曾经有个姓盛的朋友,拜託给我几幅徐悲鸿先生的骏马图,还有几幅民国时期的龙画,让我安全护送到法国罗浮宫参加国际美术展览,展示中华的“龙马精神”,再完璧归赵。那些龙画才是真好,“不敢点睛眉,一点九霄动风雷”。所以我现在是黄山归来不看岳,除却巫山不是云了。
我心生惊愕。这些故事更像是教科书里记载的荣光歷史。没想到,可敬的无名英雄竟一直在我身边。
我更没想到,我俩说了半天话,齐师傅居然还在我背后,紧紧摁住我的后脑勺,说你別乱动。
——你再仔细看一看,这条木龙还有哪里不对劲?
我只好眨眨眼,细察一番:龙身修长,似乎还缠著一根细线,粼粼闪光。
等等,这是百米深的海底,我们又困在一座墓穴里,何来阳光,何来反光?
这是緙丝。齐一边压低我的脑袋,一边压低他的声音,说我国緙丝技艺兴於唐、盛於宋,传承至今。这木龙虽然雕工敷衍,但內部机关不容小覷。古代工匠在製作整座木雕的过程中,故意在每片活动的龙鳞下方都埋进了緙丝。让它们像筋骨血脉一样,贯通龙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