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观狮山书院首批女弟子,梅里亚虽不像同窗契苾何芳与梅川惠子那般声名远扬,却也凭实力在医学院附属的医馆里坐稳了妇产科主刀郎中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通过梅里亚这层关系,阿义家族在长安城中,无形间与燕王府有了牵连。
许多以往棘手的事情,如今办起来竟是水到渠成,顺畅得不可思议。
而最让阿义感到惊喜的,还是自家那几个条石和碎石作坊的生意。
“首领,作坊的订单已经排到两个月后了,人手实在是不够用啊!”
阿少古站在阿义身后,语气里满是激动与不安,“今早我刚从坊里出来,就有一位商贾硬是把一张大唐皇家钱庄的银票塞我怀里,说是预付货款。”
“我们做了这么些年石材买卖,何曾见过这等抢着送钱的场面,可把我吓得不轻。”
作为阿义的心腹,阿少古全权负责着作坊的运营。
他至今还记得前些年,自己为了推销那些条石和碎石,是如何磨破嘴皮,四处求人。
后来大唐开始铺设水泥路,碎石的销路才好了些,但条石的生意依旧平淡。
可如今,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只碎石供不应求,连向来滞销的条石也订单如山,让阿少古有些摸不着头脑。
“订购条石的,都是些什么来路?”
在长安浸淫十年,阿义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鲁莽的突厥汉子,行间多了几分沉稳。
“建设局吃下了一大批,还有就是各大书院也来采办了不少。另外还有一些生面孔,看他们采办的量,不像是一般人家盖房子用的,具体底细我还没摸清。”
“这就对上了。”阿义了然地点点头,“梅里亚昨日从书院回来,和我提起了长安城里正兴起一股修建书院的热潮。”
“这都多亏了燕王殿下,在他的推动下,朝廷新设了教育部,还特地拨出相当于一成税赋的巨款,用以扶持各地兴建书院。我们作坊的生意能如此兴旺,想必就是因此。”
阿义发现,女儿每次从书院归家,总能带回些旁人无从知晓的宝贵消息。
他回想起当初送女儿去医学院,本只是想借此向权贵示好,谁曾想,这个当初看似“拍马屁”的举动,竟为家族带来了这般丰厚的回报。
每念及此,他心中便涌起一阵难以喻的得意。
大规模的营造工程,其带动力是惊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