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腾腾的羊肉汤和烙饼。
“王爷赏的。”
来人放下东西便走。
陈焕和李昊对视一眼,同时笑出声来。
李昊伸手撕了块饼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
“先吃饭,吃饱了再吵。”
陈焕也不客气,端起羊肉汤喝了一大口,抹了抹嘴:
“明日去蝗区,咱们各带十个捕鸟笼,比比谁捕的蝗虫多。”
“比就比!”
李昊咽下饼,目光落在桌上的《虫录》上,想起郑虎转交时说的话:
“王爷说,这本书里记着三十三种食虫鸟,让你挑最能吃蝗虫的。”
陈焕翻开书,目光落在食蝗雀那页,眼中一亮:
“就这个!书中说这种鸟每日能食蝗百只,咱们就捕它!”
李昊凑过来,看着书中的插画,伸手在陈焕画的捕鸟笼图纸上改了几笔:
“把笼口改成喇叭状,鸟进去容易出来难,这样能捕更多。”
“把笼口改成喇叭状,鸟进去容易出来难,这样能捕更多。”
陈焕眼睛越瞪越大,忽然一拍桌子:“妙啊!你这脑子,要是多用在正途上”
“少废话!”
李昊卷起图纸,“明日辰时三刻,城西蝗区见!”
深夜,苏辰批完最后一份考卷,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窗外,一轮弯月挂在燕州城墙上,远处传来更夫“天干物燥”的喊声。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月光下的武库。
那里,两个身影正抱着捕鸟笼和书卷匆匆走过,争论声隐约传来。
苏辰嘴角上扬,低声自语:“燕州的未来,就靠你们这些傻子了。”
他转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燕州地方志》,翻到“蝗灾”那卷,提起朱砂笔,在空白处重重写下:
“陈焕、李昊,治蝗双璧,可大用。”
武库东侧耳房内,三十余名官员围坐在油皮灯下,手中的考卷在摇曳的烛光中泛着诡异的青光。
这些来自燕州各郡县的主簿、典史们盯着案头素白宣纸上的朱砂批语,面面相觑,半晌无人敢开口。
“这这哪是考科举?”
终于,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吏打破沉默,他的手指戳着考卷上“如何治理蝗灾”的题目,袖口上还沾着今早火场的烟灰。
“分明是考衙役做的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