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多吧,也不要太频繁,跟大哥他们一样,老大大一点再生老二,到时比较顾得过来。不然孩子多,养都是问题,哪里还有精力好好教。”
周南生笑,道:“呀,孩子妈都想那么远了?孩子生下来不就是添一张口吃饭的事,孩子爹有在努力干活,哪里可能养不起。”顿了顿,又轻声问她,“你有了?”
唐荷抿唇,笑意绽放在唇角,却是忍住没回他的话,只倾首亲亲他,道:“教养孩子不是吃一口饭那么简单哟。教养教养,吃满穿暖只是基本的,还要好好教,这个费神就多了。”话到此处她停住,无声微笑了一下,她又道,“你有没有想过咱孩子以后的模样?”
“想过。”他笑答,眼神也跟着放缓,“据说女娃娃会长得像爹,男娃娃则会像娘亲,我希望咱头一个是个小子,如今我光是想到他会长得像你,就觉得幸福得不得了。”
唐荷笑,以手轻轻摩挲他的脸。
“咱娃娃生下来,我要早一些给他启蒙,送他去学堂,让他干干净净的在明亮的学堂里读书认字,让他有机会离开咱这小乡村,不再过顶着酷暑严寒干农活的日子。”
唐荷悠悠笑着。这个时代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初现端倪,社会阶级上士农工商的划分并非十分严格,人们只要勤劳努力,总还能逐渐过上衣食饱足的日子,只是在人们的思想深处,总坚信着万般下品,唯有读书最高,因此家中有子弟读书的人家,莫不是咬牙勒紧裤腰带,筹集对一般人家来说不菲的束脩和纸笔钱,只盼望子弟出息,有一日高中得以光耀门楣。只是科举之道漫长险阻,少数人家熬出了头,多数人家清贫煎熬十数年,最终只熬出一个目无下尘、不事生产的老童生。
周家上下对周北生满怀信心。特别是他进了县学之后,日日有乡人恭维“日后你家肯定出一个状元郎”,久而久之,周老爷子及周老爹夫妇两人渐渐深信不疑,他们觉得文曲星降到了自家,周北生天纵英才,总有一天,他会给周家带来荣耀,到时候一切的付出都将值得。
周东生和周南生两兄弟是典型的这个时代的好男子。孝顺尊长,友爱兄弟,愿意为家庭奉献一切。只是,妻儿靠后。
唐荷夫妻与周东生夫妻隔着一个堂厅住着,周北生说亲那会,唐荷不只一次听到杨氏哭着求周东生去找老人说说,去分家吧,家里再这样只顾一个北生,旁人要活不下去了。她得到的回应大多数时候是沉默,偶尔会有不耐烦的怒吼。
唐荷有时候会碰见夜色里蹲在檐下的土豆娃。因为父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