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哦?卖盐一共卖了两万贯,而纸币已经印发十万贯了?”
李明听取着韦待价的汇报,满意地点点头。
这相当于凭空造出了八万贯的货币信用,进度已经大大超出他的预期了。
果然,贪小便宜是人类的本性啊。
只有用小恩小惠诱导老百姓尝试纸币的好,他们才能“真香”。
而以“食盐”这个大家都离不开的商品为货币锚定物,便是这次货币改革的底层逻辑。
这也是向根据地时期“山东币”的成功经验取经。
接下来,只要进一步扩大纸币锚定的一揽子商品,就能相应扩大发行货币的基础了。
他微笑地看向一旁的房遗则。
小房的脸色显然比前几天要好多了。
他的脸色和国库里躺着多少铜钱成正比。
“怎么样,印钞机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不是就心里有底了?”李明有些骄傲地问。
什么是印钞机……房遗则今天心情不错,便忽略了这个问题,提议道:
“明哥的办法是不错,但前线开支巨大,得尽快加速纸币在全社会的应用,我有一计。”
李明:“什么计策?”
房遗则:“取消现在以谷物和布帛为主的实物税,强制规定交税必须要用纸币缴纳,诱导农民使用纸币,如何?”
对于这个奇思妙想,李明表示: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