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错了,后来大家完全不修观了,就完全封死。完全不修观,大家对极乐世界就完全陌生,我们变成只停留在念佛,而不知道怎么往生了!
\n
我觉得中道的做法是七分持名,三分修观——中道。修观的比例过高我也不同意,但你完全不修观,对极乐世界一无所知。那怎么欣求极乐呢?心中没有相状,你就不能带动念想,没有念想怎么会有往生的意愿呢?这是空谈。从唯识的角度,我们不可能对完全陌生的东西产生好乐,这不合乎《唯识学》的念想。一个人要有想象力,一定要有相状,没有例外。你没有相状,就不能带动念想;不能带动念想,你就什么都可以;到了临命终的时候,诸天来你也可以。因为你心中没有东西引导,那就由外境引导你。
\n
诸位,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不见得是第一个出现。除非成就念佛三昧,你把净土宗操作成业尽情空,娑婆世界的妄想全部被你调伏了,不可能出现的,这种人太少了。我们一般都带妄修真,带一点娑婆世界的攀缘、也带一点极乐世界的念想,只不过我们的念想力量强过娑婆世界的念想,如此而已。你没有本事把娑婆世界无量的念想全部调伏。在这种真妄交攻,娑婆世界的快乐影像诱惑你的时候,当然就是你那个心的坚持。你心中有极乐世界的念想,会告诉自己非所愿也。
\n
你心中没有念想,怎么坚持呢?就像古人说的,临命终的时候,心思何等散乱、诸天的快乐何等殊胜,你过得了这一关吗?你心中没有念想,表示你六神无主,这个时候你很容易受到刺激。所以,画出3d的动画我同意,但是画的人你最好是把这个读一读,别画错了。第二个,去解读的人,你自己也要学习,就可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把它区分出来,但是要在寂静的心中去观。
\n
好,第二个问题,请说。
\n
【学员提问】:法师,我们去成熟净土的念想,最好往生的状况是在四大分离之前,第六意识还分明的时候(师:是),就能够成熟净业的果,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般我们很少有这么殊胜的状况,万一没有的话,我们显教比较少这方面的导引。那藏传有一种《西藏生死导引书》,它都是讲说第一天到第七天,各有什么光出现。这个书我们需不需要去参考?这个是第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