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贪爱。广义来说,色身就指的一切的物质世界,包括饮食、衣服,你受用的资具都叫做身。
\n
我们对于这个物质世界的贪爱,蕅益大师他提出了一个偈颂。先看第一个总标。他说,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蕅益大师说你在观察色身的时候,先观察它的本来面目。就是为什么有色身呢?一念的颠倒妄想,因为我们对色身一念爱取,然后再假借业力的牵动,去靠近父精母血。所以,由心法的爱取,去触动过去的善恶业力,就把这个色身创造出来了。
\n
这一点是不共于小乘的四念处,小乘没有这句话。那么,在大乘的四念处里面,它调伏烦恼很关键。小乘的调伏它没有安住,直接调伏,所以事倍功半;大乘佛法是先安住现前一念心性,它是先把生命归零,后面都是一样。就是说你在调伏对色身的爱取之前要先知道,你本来没有色身。那是色心的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它是如梦如幻。站在本来没有色身的角度,去调伏对色身的爱取,这样子效果就是事半功倍。这是第一个概念,建立一个无生的思想,我们站在无生的角度,来面对色身的爱取。
\n
我们再往下看: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这个是内相。我们观察色身的不净,佛陀方法是先把皮剥开来,你贪爱色身,其实是爱那层皮而已;你把皮、肉也剥开以后,看到色身里面是脓血屎尿,没有一样干净的东西,内相是不清净的。第二个外相不净,在外相,虽然你可以做种种的装饰保养。但是你的九孔画囊盛粪,九孔流出不净,所以,外相也是不净的。死后不净。一旦死亡到来的时候,我们的色身是青黑、膨胀,啪!破裂、流出脓血、长虫,最后就是不复堪亲近。
\n
总结,切莫把未烂的骷髅认作真。它只是一个将烂未烂的骷髅。
\n
我们会对色身贪爱,除了业力以外,当然就是执著——我们自己的想象力。临终的正念我们讲一下,在《唯识学》讲到一个胜解行地,叫调伏位。就是说这个人没断烦恼,他该有的烦恼跟凡夫都一样;但是他跟凡夫有什么差别呢?他烦恼活动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对治力叫胜解行地。他会产生一种自觉自调,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能力,这个阶位是对我们净土宗很重要。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