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到大,人生只有少数的妄想付诸实践,不是所有的爱都会提升到取,有少数的爱会提升到取。当产生一种取的时候,它从第六意识转成第七意识的执取了;它启动了自我性格,自我主宰。到取的时候,它会发生两件事情:
\n
第一个、发业;第二个、润生。到取的时候,它就会推动身口去造业,造善造恶,这第一个;第二个,它会去激发过去的业力,激发业力比造业更可怕。就是说,你这个业力今生本来不得果报,它在睡眠状态;但是你对一件事情坚固的执取把它激发出来,本来是没有的,会把它激发出来。
\n
举个例子,你看欧美人很喜欢滑雪。他滑雪的时候,不小心把这个腿跌断了。你不能说滑雪是造罪,但是不去滑雪,他可能躲过一劫;因为他对滑雪特别的执取,在执取当中,他会产生一些危险动作,就激发过去的罪业。所以,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太过执著的时候,他会有障碍;不是说这件事情有障碍,而是你会激发过去的业力,它会润生。当然事情如果发生在平常也就算了,如果发生在临终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大了;在临终的时候就叫颠倒想。《楞严经》讲,我们一般的妄想叫做打妄想,带有执著的想叫做颠倒想,这个已经起颠倒了,这个时候呢它就会转成有支。
\n
十、有
\n
有是存在之义。谓由爱着、驰取之不已,发为纵我役物之行,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后有报,名有。
\n
我们来投胎的时候是第八识,它有无量无边的种子。但当你今生的生命经验,创造一种特别对某一个人、某一个事情、某一个法执著的时候,这样的一种爱取,它会滋润阿赖耶识的种子,使令它变成有支,就是有得果报的力量,它会让有些种子就开花结果了。这个有就是存在,本来只是睡眠状态,它变成现行活动了;就是说透过你爱取的追求,然后开始放纵自己的思想,去刺激潜在的业力,招感后来的果报。
\n
所以说,取在临终的时候,这种滋润生死的业力是很可怕的;它会让很多的业力,本来是一种沉淀的状态,使令它变成一种活动的状态。一个人到有的时候就没救了,佛来都没有用了。所以十二因缘不能落入有,这个有支一旦生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