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你看他没什么烦恼,没有贪烦恼,但特别的高慢;有些人他脾气很大;有些人没什么脾气,也不会高慢,他就特别贪吃。这个就是各式各样,每一个人就是各有各的盲点。就是第七意识,它有所住,第七意识跟第六意识结合的时候,它会让第六意识特别关注、执著某一个所缘境。
\n
所以,问题在于第七意识,盲点就是盲目的追求,它是非理性的,没有理由。就是这个明明对他不好,但他一定要做;明明知道讲这句话对你没有好处,对他也没有好处,但是还是要讲,盲点。我们必须好好面对自己的盲点,修行是修自己。先找出自己的盲点,然后用药去对治。
\n
2、折损业力
\n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二件事情是折损业力。我们只能够让业变成种子位,不能让它产生力量。虽然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业,但是你可以做一件事情——让业沉淀下来。
\n
(一)忏悔:责心忏、作法忏、取相忏——忏除三涂果报
\n
所以透过事修跟理观:事修,如法忏悔,责心忏、作法忏,取相忏。一般来说,这种下品的做完以后,自责汝心而生起厌离;作法忏,找一个同法的人作一个忏悔;取相忏很重要,净土宗我待会要讲,拜《八十八佛》,拜《大悲忏》。
\n
因为你作法忏跟责心忏,它只能够针对单一的事情,不能通忏三世。你过去所有的业,取相忏通通可以忏,它是能够普及阿赖耶识所有的业力。所以,你不能只靠作法忏来忏悔业障,因为它是只能够设定某一个目标。
\n
(二)对治:立定誓愿、严持净戒、修习止观——断绝恶念相续
\n
在忏悔过程当中,你内心的对治、观照很重要。第一个、立定誓愿,这很关键,意乐。有些人忏悔,他只是在忏悔,没有意乐,他没有想要透过忏悔去改变。欸,佛陀叫我这样,我就这样做呗。你只是在忏悔,其实没有改变阿赖耶识的业力结构,你并没有折损业力的功能。所以,对于未来的一种防非止恶的誓愿,我决定宁舍身命不再造作,这种誓愿是很关键。第二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