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就会后悔。很多人都不想负担责任,那对你非常不利。你逃避的这种狭隘心量,以后你的果报是不庄严、不圆满的。我们只要有一种相对的责任概念就好了,不一定要你去浪费精神体力,做一些度化众生的行动。众生也不容易度,他不想改变你也没办法。但是,关键在于你必须有这样的存心。
\n
佛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要害佛陀。他怎么办呢?把象灌醉了,灌醉以后,象都已经起颠倒了,然后他就用鞭子去打象。佛陀带了众弟子在托钵的时候,他就用醉象往佛陀的僧团冲过去,情况非常危急,大阿罗汉看到醉象过来,马上定下心来,用神通力就飞到虚空去了。你看伟大的佛陀是怎么做的?佛陀因地发了菩提心,心中有存念众生,他跟众生是有互动。他入慈心三昧,看众生很可怜,他手就举起来,五只手指就出现五个狮子头。象再怎么醉,看到狮子就醒过来,跪倒在地上。
\n
同样是修学圣道,佛陀跟阿罗汉的因缘真的不同;阿罗汉的神通力只能够自受用。佛陀的功德力“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诸佛菩萨功德是跟众生可以互动,我们读大乘经典会很感动:“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他能够入一切的众生,跟我们互动。阿罗汉的功德他可以入你的心中吗?不可能。诸佛菩萨如果不入我们的心中,不能跟我们感应,就跟我们没有关系。
\n
佛陀因地的时候布施、持戒、念佛,到最后他的功德能够跟一切众生分享?所谓的无尽灯、功德海。为什么我们凡夫、阿罗汉成就功德,只有资格叫功德没有资格叫大海?因为你的功德不能跟人家分享,你不能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因为你因地的时候没有把众生放进来,关键在这里。这句佛号,你为自己而念或者为无量众生而念,会有不同的结果,完全不一样。同样一句佛号,你反正是念佛,可以念的更好,发起大心,你才有最后圆满的结果。
\n
阿罗汉为什么叫做偏空涅槃?他因地的时候,没有把众生放进修学法门里面;他没有存念众生,没有把众生放进来。诸位,我们今生可以什么事都不做、可以一辈子念佛。但在心态上,你一定要把众生放进来,关键在这里。我们可以不采取行动,你改变心态就可以了。改变心态以后,我们每一句佛号到了净土以后,他得到诸佛菩萨、阿弥陀佛的慈悲摄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