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的基本概念。我们准备好了,佛陀才能救拔;众生心垢尽,然后菩萨才影现中。不是佛陀现前了,你才心垢尽,不是这么回事,这是错误解读缘起。你要有因才有果,弥陀的现前是一个结果,你的心正念是因。不是弥陀现前,你才保持正念。你要起颠倒,谁来都没有用。十法界的因果是由我们的心主导。我们要准备什么呢?你要有念佛的心,才有最后往生的结果。往生的人要怎么办呢?要具足念佛的心态;不是嘴巴念佛,你是顺从本愿还是顺从颠倒妄想?关键在这。
\n
我们不一定要断除烦恼,也不可能消除所有的业力,但是你临终不能去刺激业力。你必须让业力沉淀下来,我们必须调伏妄想。要让妄想的势力达到最低点,让它是一种沉淀状态。带业往生要先调伏妄想。你妄想炽盛,业力你带不住的、你控制不了,这两个是互为因缘。
\n
我们不是一张白纸才开始念佛,很多人不想修止观,问题在哪里?我们明了的心本来是清净的,是的。但是它经过太多次的人生经验,流转太久,每一次生命或多或少都留下一些东西。到了现在你不处理就有问题,就是你生了病你不想吃药。然后你临命终的时候就两种力量:一个生死业力;一个往生的愿力。到最后生死业力是熟境界,往生是生境界,结果你被它吃掉了,这很可惜。你发的愿是真实的功德,它是虚妄的。你稍微用一点功,它就可以消灭掉了。你只要不随妄转,它就没有了,它是虚妄的东西。
\n
我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颠倒妄想的势力降到最低。做好一种念佛的心态,这只是基本功,只是处理生死业力这一块。我们到后面的第三,,再谈怎么建立往生的愿力?先处理生死业力这一块;我再讲一次,我们不求断妄想,也不是消除所有的业力。但我们必须让妄想跟业力,在临终的时候是在沉淀的状态。它不能活动,必须在调伏、引导、安住的状态,就可以了。
\n
诸位,对这一段有没有问题?这三种善根,作为往生的一种基础。我不太赞成净土宗的修学者跟圣道门是切割的。我觉得念佛人虽然是净土门,圣道门有些东西对我们有帮助,还要吸收的。你追求的是临终的正念,我们必须要以念佛的善根为根本,但大乘的善根、基础功还是要去做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