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n
你经常能够做此事,作莲花合想、莲花开想,就等于是慢慢慢慢地去念想极乐世界。这个就是普往生观,第十二观。那么无量寿佛就慢慢地随着我们修行的功力“化身无数”,跟十方诸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常来至此行人之所”,心力就慢慢地感动佛力。
\n
乙二、举颂劝修
\n
我们看举颂劝修。
\n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
\n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n
这个是整个《往生论》讲完以后天亲菩萨做总结。我们学习这么多的念想,庄严想、功德想、成就想,并不是成就人天福报,为了要往生、见到弥陀佛。能够往生安乐国,见佛、往生。
\n
前几个月,在莲因学院斋戒会上这个课的时候,有一个老菩萨问我一个问题,说这个往生有没有征兆,有没有往生的征兆?说这个人一直修修修,什么事情都有个征兆嘛,这个人看得出来,哦,往生的征兆出现了。我觉得是有征兆的,两个征兆:第一个,都摄六根;第二个,净念相继。
\n
一个人到晚年的时候,你发现这个人的六根开始往内收,他六根不太活动,人生就随缘了,他的感受轻薄了。就是说,他以前遇到这件事情会很快乐,现在也会很快乐,但是没那么快乐;他以前遇到这个事情很痛苦,但现在没那么痛苦了。就是他对整个得失的感受轻薄了,这是第一个征兆。他对娑婆世界的攀缘的力道薄弱了,就代表娑婆世界的业力开始沉淀了,这是好现象。而且是怎么样?一年一年地进步。你今年比去年的六根淡薄了,明年比今年的六根淡薄了,它已经形成一种增长的趋势了。这是第一个往生的征兆,你的生死业力随着你六根的收摄开始轻薄了。
\n
很多人不重视都摄六根,他一开始就想要净念相继。诸位,往生是要做两件事情的,你不是往前看而已,你要处理你的过去。很多人他不处理过去的,就是说,他到了佛堂就很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