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一定有一个错误的颠倒妄想控制你,让你没办法克制自己。凡是会造罪的人,他一定打一个很坚固的妄想。那么这就构成一个恶性循环,这人生就无解了。由过去的业力就带动了妄想,这个妄想又造业,这就辗转相续,没完没了。每一个人的心中妄想打的不一样,有些人打的是跟财富有关的妄想,有些人打的是名的妄想,有些人打的是感情的妄想,财、色、名,各式各样的妄想。
\n
直到有一天,佛陀出世了。我们注意看,佛陀在处理人生的问题时,他不着急处理你的业力,因为这不是重点,而且业力也不好处理。你看过佛陀一出世告诉你处理第八识吗?没有!只有外道。外道的修行方向错误,业力跟妄想纠结在一起的时候,外道就先处理业力,修什么苦行、不吃饭……结果问题都没解决。业力跟妄想纠结在一起的时候,有智慧的人是处理妄想,把妄想解开了,业力就解开了,而不是先处理业力。你看,你要是处理业力,佛弟子没有一个人有像是苦行外道的本事:他整天泡在冰水里面,拿那个针去刺自己;一天到晚就一只脚站在地上,他不两只脚着地,一只脚着地。各式各样的苦行,向牛学习,持牛戒,持狗戒,为什么?因为他们试图要透过苦行来消业障。
\n
其实,问题不在业力,我们说过,业力是被动的。其实我们现在都错怪业力了。我们每一个人只要痛苦,很简单,就归咎:啊,因为我业障重啊!你这个是误会业障。你是妄想打太多了,不是业障重啊。你哪是业障重呢?业力如果会讲话的话,它说你冤枉我了,是你来惹我的,不是我去找你的。所以你看《楞严经》,首楞严王三昧,“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先赞美楞严法门殊胜,它干什么呢?“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高明的佛陀知道,问题不在业力,这哪是业力的问题呢?如果要处理业力,那净土宗谁也别想往生了。如果说一定要业尽情空,业力不可以带走,那谁也不能往生了。问题不在业力!诸位,问题是,你不要刺激业力。
\n
我再讲一次,业力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可怕,但是关键是你不要招惹它,你别惹它。因为我们无量劫来,这个第八识的大仓库,每一个人的业力都差不多,不管你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