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前生业力的主导成分很大。就是前面四十岁你所现出来的身口意跟你今生没有很大的关系,跟前生有关系。但是四十岁以后,你的第六意识已经活动四十年了,某种程度,你今生的思想的因缘已经放进去了。所以,一个人年纪稍微大一点,可以看出你今生的思想有一点轮廓了。就是,一个人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大概也看到你过去的业力,但是这个业力的成分就不高了,主要看到你今生的思想,因为它受熏。
\n
举一个例子,《了凡四训》,这是最简单的例子。你要是业感缘起,“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袁了凡先生,他让人家算命:他本来是没有儿子,第一个没有儿子;第二个,活到五十几岁,短命。但是他开始修他的思想。他觉得他这个人刻薄、孤僻,所以他开始修慈悲、包容,后来他改变了。他生了两个儿子,自己也活到八十几岁。所以,业力不可思议,其实你的思想更不可思议!
\n
所以,我们从一种业感缘起慢慢地提升到——哦,原来万法唯识。生命,其实业力是一个次要因素。
\n
以净土宗来说,这个很重要啊!你如果相信业感缘起,你就不会往生了,那就没有什么带业往生的概念。净土宗的带业往生,为什么生死业可以带走?你一定要建立万法唯识,你一定要有大乘思想,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就是我们可以透过思想的转变来引导业力,这是第二个概念,这个概念非常重要。这个思想的转变,我们到后面会广泛地应用。
\n
所以我们到现在已经知道两件事情了,人生是由业力跟思想的结合,包括平时,包括临终。当然,思想是主导者,业力是被动的。
\n
三、真如缘起
\n
第三个思想也很重要,叫真如缘起,就是正念真如,“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前面两种概念都是在探讨人生的枝末。就是,反正你已经有人生了,人生是往好的方向走、往坏的方向走,就是业力跟思想结合。而真如缘起探讨生命的根本:为什么会有生命?你从什么地方来?
\n
那么这个地方就牵涉到安住真如的观念了。安住真如,我们解释一下。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