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太长,我们就不说了,反正他在报仇过程当中误杀了三千多条人命。他为了把吕后杀死,把整个村庄给淹没了,三千多人陪葬。这个命当然算在赵王如意这条龙的身上。从那以后,它的福德力就消失了,鳞片里面长满了虫,它从空中掉下来就深受小虫的折磨。后来,因为他过去生在做读书人的时候护持过三宝,他曾经跟皇帝劝谏要盖佛塔来供养佛像(印度那个时候有人供养一个佛像,皇帝不知道是什么,他说这是个圣人,我们应该造个塔把他供起来)。正因为他那么一个劝谏,跟三宝结缘,所以在痛苦当中遇到佛菩萨光明的摄受,向佛菩萨忏悔,后来这个龙身才解脱出来。
\n
印光大师《文钞》讲这个公案是告诉大家,说,今天我们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赵王如意,他的因缘,从一个谦谦君子,从一种充满正义感、充满慈悲心的谦谦君子,怎么就变成一个充满仇恨的龙呢?请你告诉我为什么?因为环境的逼迫——我们也可以这样讲。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还没有清净之前,是染净和合。你现在有正念,只是说你的正念是个主流,不表示你的烦恼已断除,它是在睡眠状态,而所有睡眠状态的烦恼都经不起刺激。你学过唯识你就知道了。所以,到了末法时代,外境的刺激太厉害了,它已经不是一个凡夫菩萨所历练的地方了。所以说,净土宗到了民国以后,往生净土是唯一的目标了,念佛就不是消业障,是要求生净土了。
\n
从时代的演变,我们看得出念佛法门从偏重消业障,而到最后以往生为主流的一种法门的演变。
\n
乙二、修学纲要分三:丙一、总明感应道交;丙二、别示修行方法;
\n
丙三、结示理事无碍
\n
我们看看乙二的“修学纲要”。
\n
既然净土宗从一种消业障而提升到往生净土,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往生
\n
净土呢?我们要看它的一个核心思想。这地方有三段:一,总明感应道交;二,别示修行方法;第三,结示理事无碍。今初。
\n
丙一、总明感应道交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