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就启动了,所以我们现在不是把相状去掉,而是把那个主宰性去掉。
\n
怎么观呢?看蕅益大师的说法。
\n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这个相状是由外境的刺激而来,你把这个前尘的外境拿掉,你心中的相状就没有。也就是说这个相状,离开外境没有自体。佛法讲有自体跟没有自体,它的意思就是说,自在跟不自在这个相状。《楞严经》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相状是外境刺激你,你才有的。这个相状你千万不要主宰它,因为你说了不算,它受业力的主导。凡是外境给你的相状,你最好是随缘一点。如果这个相状是你自己如理思惟产生的愿力,比方说,我要求生净土,我对极乐世界产生一种愿景,这也是一种相状,这个你可以主导。你的心,自己透过如理思惟,智慧观照产生的相状,这个跟业力没有关系,这个你可以去主宰它,可以去要求,去追求。
\n
我们今天所要破的就是外境的刺激给你的相状。因为它离彼前尘相,你这个相状的分别功能就消失了,离尘无体。也就是说这个相状你是很被动的,当外境有你才有,当外境消失你就没有了。所以它深深受外力的主导,不是你说了算,这是第一个。
\n
第二个,“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这个一般人,尤其是中年人很喜欢打妄想,我们总是觉得打妄想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好。你看我们事情还没有结果出来,我们就不断打妄想,希望这个结果照我们的妄想走,结果是“终归罔象”。事情的结果,它有它的个人的业力,跟众生的业力,它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这个妄想是白打了。所以你打妄想是没有意义的,你只有增加你的颠倒执着而已。就是说事情会变好,它就会变好;事情会变坏,它就会变坏,跟你的妄想毫无关系。
\n
“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这个妄想过去了,它觅之了不可得,未来的也不可得,现在的妄想也不断地生灭。所以这个过去妄想、现在妄想、未来妄想,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通通是不可得。
\n
所以,我们结论:“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唯识学有一个观念叫唯识无义,只要是外境给你的妄想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心中的想象力有两块:只要是外境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