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你看佛法,佛教的修行,重点都是放在未来、来生,佛教是一个活在未来的宗教。因为讲实在话,你今生能改变的有限。你今生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业已经成熟了,你打开经典看看佛陀的开示,佛陀说的所有的功德,绝大部分都在讲来生的事情。因为你今生很难改变了,因为它是一个成熟的业,一群成熟的业起现行了,所以佛教的思想观是这样——让你放弃今生,注意来生。
\n
我们凡夫刚好相反,我们太重视今生。我们是重视果报,凡夫是重果报,而轻忽你的因地,我们是宁可重视今生而放弃来生,在果报上计较。其实你今生会投生在什么家庭,会跟谁结婚,会生几个小孩,谁做你的子女,你今生的财富有多少,基本上都固定了,很难改变了;而且今生的你跟你今生的行为没有关系,跟前生的你有关系。你今生的快乐,你不要太得意,跟你今生没有关系,不是你今生造的,你要感谢前生的你,那是你有一个美好的过去。你今生很痛苦,你也不要怀忧丧志,也不能怪今生的你,那是因为你过去一时的糊涂。
\n
所以佛教的因缘观,它是隔代受报的,叫做异熟果。前生的你,创造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去创造来生的你。当然你现在还没有创造,你现在叫酝酿来生的你。但是如果你到了五十岁以上,大概差不多了。当然你可以透过佛法去改变——忏悔、皈依、发愿去改变。所以在死亡到来之前,你都还有机会。
\n
举一个例子。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释提桓因,当然佛陀在世有很多释提桓因,其中有一个释提桓因他五衰相现。天人是很安稳的,他突然间不安本座——坐在他的座位上,坐不住了,心很躁动。他知道自己的寿命将尽了,福报将尽了,他就很紧张。当然帝释能够找的就只有一个人——找这个大梵天。大梵天说,这个生死的问题我没办法。那怎么办呢?刚好有佛陀出世,你赶紧去求佛陀。所以释提桓因赶快在生命结束之前,用神通力飞到佛陀的精舍,去面见佛陀,然后向佛陀忏悔,念了一句皈依佛,然后就往生了。
\n
往生以后,他就堕入到一个母驴的肚子里去了。因为他在业力成熟之前,忏悔、发愿、皈依了,那个母驴突然就像发疯一样,把那个瓶子给打破了。这个女主人一气拿棒子就打驴子,这个母驴就流产了。流产以后,这个释提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