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佛号怎么念都不对,因为你根本有问题。你用攀缘心来念佛,你夹杂生死业力来念佛,每一句佛号都是生死业力,你那个“根”有问题,因地发心有问题,所以调整心态是忆佛念佛的很重要的基础。你心态调整正确了,你做好准备了,忆佛念佛其实很简单,但是你心没有收回来,你还是喜欢在外因缘活动,你佛号就很难念好了。你用强大的攀缘心来念佛,每一句佛号都有强大的生死业力在里面,你怎么到净土去呢?
\n
所以我们基础篇,主要就是把我们向外攀缘的心收到向内安住,让我们的生命本来是活在业力,而转成活在愿力。净土宗能够往生,只有一种情况:你的生命是愿力强过业力,这种人才可能往生,没有第二种了,没有偶然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基础篇当中成就三种善根,远离四种过失,主要就是加强你内在的愿力,减少外在的业力,做这个工作。
\n
好,那么远离四种过失,我们前面讲到婬杀两种重大的过失,现在讲盗戒。这四种过失都会启动生死业力,所以要远离。我们来看看盗戒的第一段,持戒功德。请合掌。
\n
持戒功德: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n
好,这个地方的重点也是讲到“其心不偷”。其心不偷它不是说你没有这种偷盗的因缘,而是即便有偷盗的因缘,你的内在的善根,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会以愿力来引导你,你很自然地去调伏偷盗的这种攀缘心,就算有因缘让你偷,你也不想偷。你的生命已经由愿力来引导你的业力了,你那种克制力、调伏力、引导力已经坚固成就了,这种人,生死业力就淡薄了。即便没有断烦恼,没有断业力,但是业力已经是在一种沉淀调伏的状态了,所以说不随其生死相续,他的业力轻薄。这个是一种正面的赞叹持戒的功德。
\n
佛陀再讲反面的。假设你今天克制不了你的偷盗,你老是在外面攀缘,放纵你的偷盗,在这个外因缘的活动,它的后果是什么后果?
\n
看看第二段犯戒过失。请合掌。
\n
犯戒过失: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