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好,我们看总结:判决邪正。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以上的说法是佛陀所宣说的正法;假设违背这个说法,就是魔王的邪知邪见,这里做一个总结,做一个邪正的判断。
\n
这个地方有些人是有疑惑,说这个吃肉为什么伤害慈悲心?这肉是一个物质世界,慈悲心是一个精神的层面。但诸位你不要忘了,在唯识学上,它把我们的生命分成色法、心法,可是这色心二法是互通相通的。诸位你看啊,你身体虚弱的时候,你的心力会不会比较薄弱?肯定会!你身体生病的时候,你的专注力也受到影响,虽然你的心法是没有行相的,但是色心二法是互含互摄的。
\n
《宗镜录》讲一个公案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群比丘,在森林里面结夏安居,修习止观。当然比丘们威仪具足,在打坐——结跏趺坐。有一群猴子去摘水果的时候,就经过这些比丘们修行的地方,看到比丘们威仪具足就起欢喜心,由欢喜心生起恭敬心,所以回程的时候带了很多水果,猴子们就拿一部分水果去供养比丘。经过三个月以后,比丘们如法地修学,有些人证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走了。
\n
走了以后,外道也游化到这里,看到这个地方有人修行过,都是现成的,外道也住下来。但是没有佛陀的教化,外道威仪不具足,有些人躺在地上,有些人是一只脚站着,奇形怪状。这些猴子过来的时候一看,这些人怎么动作不一样了?刚开始看也就算了,看久了,这些猴子就受不了了。一群猴子就冲上去,把外道挤下来,叫他坐着,强迫他们双腿一盘,眼睛闭下来,结这个法界定印。这些外道,一开始抗拒,但是他们觉得,欸!这样子坐,这样子姿势,的确是很好摄心,结果这些外道也证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n
那么永明大师在《宗镜录》里想要说什么事呢?他说由此可知,外表的行为会影响到你的内心。就是说我们相信你曾经发了菩提心,我们也相信你的菩提心是发得很真诚。但是如果你为了贪求口腹之欲,因为这个吃肉的问题在那里,因为你每天都要去做这件事情,不是十天、半个月才做一次,你每天都要去做,所以你很可能会失去惭愧心,你不可能每天警惕自己,不可能!你很难!你也可能警惕几次,时间久了,你就习惯了,慢慢慢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