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慈悲心就消失掉了。慈悲心消失掉,你的大乘种性就消失,这个更可怕。
\n
你已经不是走上了菩提的跑道,你走上了鬼神道的跑道了。因为你已经接受食肉的行为,不再抗拒它,你接受它这最可怕!所以《楞严经》它很重视你的因地发心,就是说当你出现一个错误行为的时候,你是怎么面对它,这个很关键!非常关键!关键到你未来是不是从这个行为能够突破出去。如果你全盘接受,你就很难从这个地方再改变了,因为你产生一种强大的相续的力量,问题在这里!所以这个吃肉的问题点来自于辗转相续,无惭无愧。
\n
在《楞严经》里提到两个问题,当然这个杀盗婬妄,它的重点在于生死业缘,但是生死业缘也影响到你内心的善根,它会破坏你前面好不容易所栽培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两个是互动的。
\n
好,我们今天上到这里,还有点时间,诸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你们有问题可以问。大概只有今天有时间,明天可能就没有时间让你们提问了。
\n
我想我们净土宗的目标在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就是有些东西在临终的时候会让你起颠倒的,有些东西会在临终去触动你生死业力的,这两块你要特别注意,最好少碰,就是会加强你的颠倒妄想,会加强你生死业力的这两块要小心,因为你带业往生。真的可以带业往生,但是你要让你的妄想跟业力的势力降到最低,在你的控制范围,起码你的愿力是主轴。
\n
就是说我们一个人内心一天有很多想法,我们不可能达到一心,我们有多心。我们内心肯定有时候起善念,有时候起恶念,这才叫生死凡夫,那关键在哪里呢?关键在于你不能让恶念生根,关键在这里!你偶尔起起恶念,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让恶念变成无惭无愧,产生根,来取代你的菩提心,不可以!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把往生的心态、成佛的心态,作为我们生命的主流,它已经形成一个根了,至少你的根本是清净的。虽然你的行为有过失,但是透过你的惭愧心跟不断地发愿,至少你的根没有伤到,你就有往生的把握,你的善根没有坏,你就有把握带业往生。
\n
当然很多生死业缘尽量不要碰,尤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