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起眼,眸中带了三分请教的意味。
李云逸见状,不由得捻须一笑,那份老神在在的气度,倒真有几分运筹帷幄的味道。
「贤侄有所不知,你那位弟妹文雅,如今在洛阳神都,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她那一手医术,活人无数,宫里头那些娘娘贵人,哪一位没承过她的情分?」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带上了几分看透世情的通达与凉薄:
「虽说情分这东西,虚得很,靠不住。可文雅那手起死回生的医术,却是活生生的把柄。谁敢说自己一辈子不病不灾?谁又能保将来不用求到她头上?」
「只要她肯开口递个话进去,那些娘娘们为了日后行个方便,多半是乐意在陛下耳边吹吹风的。此为其一。」
说到此处,他伸出两根手指,神情愈发笃定:
「其二,也是最要紧的一桩。当今朝局,名唤天子临朝,实则『两君共治』。太后坐东面,陛下坐西面,十馀年来同殿听政,门生故旧遍布朝堂,威望犹在陛下之上。如今朝臣奏事,都得备上两份文书,一份呈御前,一份须送到太后处。」
李云逸眼中光芒一闪,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只剩下气音:
「太后……她也是女人,而且是个上了年纪的女人。」
他意味深长地停顿片刻,嘴角微微翘起,勾勒出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人一上了年纪,最怕什麽?怕病,怕死。太后凤体康健,全赖文雅悉心调理。你说,她老人家,能不向着一个能为自己延年益寿的『神医』?」
听罢李云逸这一番剖析,姜明那微蹙的眉心,总算松开了几分。
他心里,其实并非全然为那位已赴黄泉的兄弟悬着心。
姜亮的路,他早已盘算过。
敕封正神,自是上上之选,一步登天,从此逍遥。
可退一万步说,纵然此事不成,凭着眼下在陇西布下的香火阵仗,聚拢民愿,做个乡野社神,也可保得安身。
再不济,往长安城隍庙递个话,谋一盏长明灯火的供奉,亦能护得魂魄不散,脱了那轮回之苦。
魂魄若在,不入轮回,总还有的是机会,有的是法子,将来从阴冥之中再设法捞回来。
他真正忧虑的,是山中的爹娘,尤其是娘亲。
为人子女,最怕「子欲养而亲不待」。
而修道之人,又多了一重怕——「亲欲长生,而心魔自生」。
小儿夭亡,是天底下最利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