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进城去了。不过听说也没游湖之类,光跟李溶的那些狐朋狗友到虎跑喝茶去了。回来的时候,没忘给老爷子扛一桶清冽的虎跑泉,泡今年的明前狮峰龙井。
李浩说,李溶对入仕兴趣浓厚,只是老爷子那关肯定过不了,他也不敢去触祖父霉头。说起这个,我倒想起一件事来,向李浩问道:“你今秋是要参加乡试的吧?”
他答道:“嗯,今年是大比之年。”
我叹气道:“其实不参加也可以。”国子监出来,过了吏部考职,便可直接授官,不必跟么多人去挤独木桥。虽说汉军乡试也有取定名额,比不在旗的几率大多了,但毕竟是几十选一的命中率。李浩这小子也真是心太高,等于就是放弃保送,硬是要去撞这个进士头衔,也许这就是一代读书人的科举梦想吧。
他道:“姐,过了夏天跟我一起回京吧。”
我兀自出神,没有回答。
“姐,你很冷吗?”他说着搂了搂我。
我僵了一下,立刻挣了开来。
他奇怪地问:“姐,你怎么了?”
我望着他,终于回神,轻道:“没什么。”这些天一到傍晚就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晚间真有些潮寒。
**************
二婶还在苏州娘家住着,据说是因为母亲身体欠佳,所以只先遣了堂兄回来。堂兄李漠跟他的亲妹李淑,让人感觉并不大像,大概是气质上的差异太大,一个跳脱明媚,一个斯文内敛,把五官轮廓上的相似给盖过去了。
一日午后,李漠招待我们品茶吃水果。在种满了竹子的前园凉亭内煮水冲茶,倒不显得那么热了。李浩独爱杨梅,留下一大堆核,惹得李淑笑道:“小心酸了牙。”
我靠近欲罢不能的李浩,轻道:“爱吃就多吃些,大不了晚上你就喝粥。”
他眨着眼奇怪地问:“为什么?”
我捂嘴笑道:“我怕你咬不动豆腐……”
李浩不敢肯定我是说真的还是吓唬他,不过还是打消了吃到饱的念头。
李漠见我们杨梅吃尽兴了,就让人端上西瓜盅来。这是种类似水果沙冰的东西,将凤梨、西瓜瓤、蜜桃、菱角、鲜藕等切成薄片,盛在掏空了瓜盅里,跟碎冰拌在一起,淋上糖浆。
李浩赞道:“这和京师的什锦冰盘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后,李浩就跟李漠便交换起京师与苏州风物的见闻。正说到苏州富商爱买灯舫聚于虎丘山浜避暑,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