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对啊!”
“现在是2016年,美团还没那个用户参与的机制呢。”
“那这不就是我的原创吗?”
苏澄大言不惭地嬉笑一声:“对,没错,就是我的原创!”
最后的结构总结下来就是:其他消费者主要参与处理+商家证据申诉,最后由专员监督审核作为保底的模式。
假设不走美团的路子,应该怎么样施行商业化?
苏澄已经有了一条基础的思路,不过还在不断完善。
第二天上午。
吴晓彤顶着两个黑眼圈敲开苏澄办公室的门。
她来向苏澄汇报《我告诉你》的优化方案。
当苏澄看到吴晓彤拿出的方案的时候,不由得为之咋舌。
因为吴晓彤的方案也是往线下转。
她的思路和苏澄一样,都是依托现存的体量,尽快转型出一个相同的业务,在留住现有客户的同时,还能持续的运营下去。
不过。
吴晓彤的方案还是很模糊,领域和品类没有确定,只是暂定了一个用餐业务,不够具体。
但这已经很好了,吴晓彤的表现已经超出了苏澄的预计。
不愧是林总向他推荐的人,身上确实有点东西。
苏澄当面赞赏起了吴晓彤的思路:“不错,挺好的,有可行性。”
夸赞以后,苏澄还是默默合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