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竞争。
假设兜售流量,售卖在线付费套餐,就能对商家进行抽成。
苏澄向商家收取佣金和推广费,那么商家就会面临一定的佣金和推广压力,这部分的成本最终都会转移到消费者的身上,最后还是赚消费者的钱。
而《我告诉你》本质上是站在消费者角度诞生的一款产品,假设走那条路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产品公信力,失去了信息的客观性。
广告、推广信息会让用户实现信息过载,眼缭乱的餐厅信息会让用户难以抉择。
用户本身就不知道吃什么了,用了《我告诉你》更不知道吃啥了。
就算做出了选择,实际体验未必就能匹配“高分”和钱买的热度。
《我告诉你》的体量是不小,但跟现在已经形成规模资本的美团、大众点评比起来还是不值一提。
苏澄会把产品的重点放在“用户评价”这一块。
产品调性到这里就已经确定了。
《我告诉你》必须是差异化的东西,必须是站在客户角度来做的产品。
既然围绕评价下手,那肯定要推广最真实的评价,具有时效性的高价值评价。
消费者给评价的逻辑是什么?
正常来说。
好吃、用餐体验好就会给好评。
不好吃、体验不好,就会给差评。
口味一般,体验也一般的餐厅不写评价,因为没啥可评价的。
如果是美团那种路子,那肯定会刷好评,就像电商平台刷单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