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却掩不住他眉宇间的一丝凝重。户部尚书郭资手持一摞厚厚的册簿,正躬身向在座的诸位大学士匯报。
“诸位大人,“郭资翻开册簿,声音沉稳中带著几分忧虑,“自洪武二十一年新政推行以来,我大明经济腾飞,民生改善,人口也隨之暴涨。“
他指向一组数字:“洪武二十一年,全国在册人口六千三百余万;到了二十二年,竟增至七千四百余万,一年间增长一千一百万人!“
內阁次辅杨荣倒吸一口凉气:“一年增长千万?这.这数字可曾核实?“
“千真万確。“郭资苦笑,“各地上报的户籍册都经过三司覆核。如今每户人家添丁进口,官府还有奖励,百姓自然踊跃报备。“
欧阳伦放下茶盏,目光深邃:“人口增长本是好事,说明百姓安居乐业。但过犹不及郭尚书,说说具体问题吧。“
郭资拱手应命,翻开另一本册子:“首辅大人明鑑。人口激增带来三大难题:其一,粮食供应吃紧。虽然这些年推广新式农具和耕作之法,但田亩增长远不及人口增速。江南鱼米之乡,米价已从每石二钱涨至三钱五分。“
“涨了七成多?“兵部尚书金忠失声惊呼,“这还了得!“
“其二,土地兼併加剧。“郭资继续道,“新增人口需要田地,豪强大户趁机低价收购小民土地。河南一省,去年就有三万余户自耕农沦为佃户。“
欧阳伦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画著圈。他忽然问道:“流民数量可有统计?“
郭资面露难色:“初步估算,全国约有百万之眾。这些人离乡背井,或入城务工,或或落草为寇。“
殿內一时寂静。窗外一只知更鸟落在枝头,清脆的鸣叫声显得格外刺耳。
“其三,“郭资压低声音,“各地卫所兵额严重不足。按制,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