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他跟着大人们在田间地头干活;晚上,就着煤油灯的微光,偷偷翻阅父亲珍藏的《物理学基础》。那段艰难岁月里,是星空和数学公式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会爬上屋顶,仰望浩瀚的银河,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解开宇宙的奥秘。
\n
1977年的冬天,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高考恢复了!已经三十四岁的q大师听到广播里的通知时,正在地里收白菜。他扔下锄头就往家跑,翻箱倒柜找出尘封多年的课本。母亲见他这样,默默地把家里下蛋的老母鸡卖了,给他凑齐了报名费。
\n
备考的日子艰苦而充实。q大师白天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晚上就在煤油灯下复习到深夜。他把公式抄在小纸条上,干活休息时就拿出来看。村里人都笑话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考什么大学?”但父亲的一句话让他坚定了信念:“追求知识永远不嫌晚。”
\n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夏天,q大师以全县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京城理工大学物理系。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全村都轰动了。临行前,父亲把珍藏多年的《九章算术》送给了他,母亲则连夜赶制了一床新棉被。
\n
大学校园里,这个比同学大十几岁的“老学生”格外用功。他总是一大早就到图书馆占座位,晚上熄灯后还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书。教授们很快注意到这个特殊的学生,经常给他开小灶讲解难题。在实验室里,q大师如鱼得水,那些精密的仪器设备让他爱不释手。有一次做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他为了观察一个细微现象,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
\n
1982年毕业时,系主任亲自找他谈话,希望他留校任教。就这样,q大师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他讲课生动有趣,常常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深奥的物理原理,深受学生喜爱。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更向往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n
1984年春天,一个大胆的想法在q大师心中萌生:南下创业!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g城作为前沿城市,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说服家人后,他带着全部积蓄1万元,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