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而出。
\n
他没有拥抱我,也没有说话。只是像一个终于找到支撑点的溺水者,用尽全身力气,紧紧、紧紧地抓住了那台承载着“火种”的笔记本,仿佛那是他唯一能抓住的浮木,也是他重新点燃引擎的火炬。
\n
我默默地站在他身边,没有试图去安慰。此刻的泪水,是他系统重启必须释放的冗余热量,是信任补丁在高负载下稳定运行的证明。环境同步器安静地躺在一旁的工作台上,这一次,它不再传递任何人工干预的气味,只是忠实地记录着实验室里真实的气息:浓烈的松香、微咸的泪水、尘埃、还有……一种名为“绝境重生”的、滚烫的希冀。
\n
风暴远未结束,债务的阴影依然沉重。但那个名为“陈屿”的核心,在濒临熔毁的边缘,被另一颗绑定的核心强行拉回,并重新点燃了创造的火光。他们的系统没有崩溃,而是在最高级别的压力测试下,验证了“永久绑定”协议最深层的韧性——不是永不分离,而是在任何风暴中,都能成为彼此最后也是唯一的安全港和重启点。synergycore,这个诞生于废墟之上的火种,即将开始它照亮新生的旅程。
\n
陈屿紧握笔记本的指节终于松动了些许,但那不是放弃,而是将那股汹涌的、几乎将他撕裂的力量,转化成了某种冰冷而炽热的决心。泪水在脸上干涸,留下紧绷的痕迹。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不再有崩溃的脆弱,只剩下被烈火淬炼过的、近乎非人的专注。
\n
“启动‘凤凰协议’。”他的声音嘶哑,却异常平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金属质感。他不再看那个demo,仿佛那已是既定的基石。他转身,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实验室,精准地锁定几块关键的、尚未被之前财务风暴波及的硬件原型板。“目标:72小时内,完成‘synergycore’原型机实体化。基于现有环境同步器平台,最大化复用。林溪,”他看向我,“我需要你完成三件事:第一,将demo的核心算法模块优化到可烧录状态;第二,整理所有可证明独立于原项目的底层专利和技术文档;第三,找到所有可能对‘感官数字化’或‘情感记忆保存’领域感兴趣的投资人、孵化器或科技媒体名单,无论规模大小。”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