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也足以让戈尔哑口无言。
\n
到了1989年发生“东欧剧变”的时候,叶利卿已经表现得极为震撼了,不过那会的他也同样大受鼓舞,决定加快向戈尔摊牌的进度。
\n
苏共的全会之前,叶利卿等人组织了大规模的活动,还喊出了“将多党制写进宪法”的口号,戈尔也彻底无奈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阻挡叶利卿,只好向对方妥协。
\n
不过按照戈尔当时的想法,只要他能保证主宰的位置在自己手里,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n
1991年年初,戈尔向立陶碗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在立陶碗恢复苏连宪法的效力,很显然,立陶宛方面也并没有给出答复,后来也发生了一些事件。
\n
叶利卿等人也借着立陶碗事件对戈尔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他专门飞到了爱沙尼哑,和波罗的海三国最高苏维埃负责人商讨对策。
\n
对于已无法挽回颓势的戈尔来说,军事手段已经是行不通了,法律手段也无法发挥效用,戈尔只好静待局势发展。
\n
果不其然,2月的全民公决中有超过9成的公民投票支持国家独立,波罗的海三国离开苏连已成定局。
\n
作为苏连最大的加盟共和国鹅国,当时也并没有很快站在联盟这边,反而是叶利卿和戈尔在争权的时候对于民族分列主义浪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n
莫斯可的街头总是人满为患,不断提出让苏连主宰戈尔和内阁辞职。
\n
2月19日,叶利卿在苏连电视台上发表讲话声明:“事情已经非常清楚了,戈尔保留‘改革’的同时,也不愿意进行实质的改革,他想要保存住现有的体制,保存强硬的中央集权。”
\n
当大厦将要倒塌的时候,似乎谁都无法阻止了。
\n
1991年8月23日上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