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也就是在这一瞬间,叶利卿彻底明白了过来,他和戈尔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根本就是不一致的。
\n
会议室内,戈尔也明确说明了:“你的发言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你打着反f的旗号损害领导干部的形象,我真不知道你有何用心。”
\n
可叶利卿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看法,当即就和戈尔叫板,不同意他的那一套说辞,甚至还提到了政治局中的一些工作作风是极为不正常的。
\n
从此,两个人的路也渐行渐远。
\n
一直到1988年2月,戈尔才真正意识到了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他也认为是时候给这些问题排队了。
\n
就在戈尔为一堆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叶利卿也不愿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由于莫斯可基层代表候选人的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他只好利用经济欠发达的卡累利亚州绝处逢生,成为了代表的一员。
\n
1989年1月,苏连举行了十月革命后的首次自由选举,有接近9成的选民都把票投给了叶利卿。
\n
从此,戈尔不敢再小瞧叶利卿,最起码他的身上肩负着“人民的意志”。
\n
在全苏大会召开之前,戈尔为了缓和关系,主动联系了叶利卿并和他会晤。
\n
可此时的叶利卿早已看透了一切,他不愿意再相信旁边的这个人,表现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
\n
戈尔习惯了指挥一切,他心里也咽不下这口气,在局势面前,他又不好直接和叶利卿发生争吵,只是把话题打开了说:“今后你还有什么计划?你最后想要促成什么?”
\n
叶利卿也在官场这么多年了,对于对方的心思也是一点就透,他只回答了一句话:“大会决定一切。”
\n
而这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