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标准化”、“品质为先”等超越时代的字眼时,他的目光停留了片刻。
\n
这位以塑料花起家,正野心勃勃谋划更大版图的未来“超人”,嘴角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n
“街头巷尾的生意,竟能做出这般格局,有意思!”
\n
他低声自语,随手将报纸轻轻放在一旁。
\n
这则新闻于他而言,只是晨间阅读的一个小插曲,一个底层奋斗者崭露头角的样本。
\n
福临门茶餐厅里,张世昌重重地将报纸拍在油腻的桌面上,咖啡溅出几滴。
\n
“呸!走了狗屎运罢了!卖糖水的也敢称企业家?”
\n
他嘴上虽硬,但看着报道中“日销数千碗”、“中央厨房”、“覆盖九龙三十点”等描述,心底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烦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n
他意识到,这个曾经被他视为对手的年轻人,似乎已经跳出了他熟悉的圈子,走上了一条他看不懂也追不上的快车道。
\n
永隆银行的周明哲经理,则是在办公室的晨会上,特意拿着这份报纸,指着陈秉文的照片对团队说:“看看!这就是我上次力排众议批下三十万贷款的客户!
\n
这个陈秉文短短时间,从深水埗一间糖水铺,到覆盖九龙的食品厂和销售网络,再到如今登上《港岛商报》头版!
\n
这才是我们银行需要寻找和支持的、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家!”
\n
他的语气带着自豪,陈秉文的成功,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一笔亮眼的业绩。
\n
专访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名声。
\n
接下来几天,陈记糖水各个流动点和标准店的生意,明显又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