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他想起父亲临终前,床头那盏油灯燃到最后,灯芯爆出的火星落在《论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上。“李某请回吧。“他声音有些发哑,“萧某虽不才,还知何为是非。“
\n
李嵩脸上的笑僵住了:“萧兄可知,昨夜客栈老板的尸首,已经挂在东厂牌坊上了?“他凑近两步,压低声音,“魏公公说,您那点风骨,在诏狱的铁刷子面前,撑不过三个时辰。“
\n
破庙的香炉里积着厚厚的香灰,萧琰突然抓起一把朝李嵩撒去。趁着对方捂脸的瞬间,他拽起阿福撞开后墙。墙外是片菜地,刚浇过的泥土沾了满裤腿。身后传来李嵩的怒骂声,萧琰回头时,看见菜畦里的茄子被踩得稀烂,紫色的汁液在晨光里像一滩滩凝固的血。
\n
他们躲在城郊的砖窑里,窑工们用烧红的砖坯围成圈,挡住了外面的风雨。阿福发着高烧,嘴里胡话不断,总在喊“娘,我再也不敢骂九千岁了“。萧琰把自己的棉袍裹在他身上,看着窑顶的破洞漏下的星光,想起勤政殿的金砖地——那里的每一块砖都浸过多少冤魂的血泪?
\n
夜半时分,砖窑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萧琰抄起身边的铁钳,却看见个穿粗布衣的老汉举着灯笼进来,灯笼上绣着朵半开的莲花。“杨大人让我来的。“老汉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六个热馒头和封密信,“东厂的人已经封了所有城门,只有走永定河的水路能出城。“
\n
信上是杨涟苍劲的字迹:“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江南士子皆盼君归,以待天时。“萧琰捏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他想起那些在贡院相识的举子,有几个因为不肯依附阉党,已经被削去功名。
\n
天亮时,老汉划着艘渔船在砖窑后的芦苇荡里等他们。阿福被裹在渔网里,萧琰则扮成渔夫。船桨拨开晨雾时,他看见京城的城墙在远处若隐若现,城楼上飘扬的龙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芦苇叶划过船帮,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无数人在低声叹息。
\n
“萧公子看,那是东厂的快船!“老汉突然压低声音。三艘乌篷船正从上游驶来,船头插着的黑旗上,绣着只睁着血眼的蝙蝠。萧琰将阿福推进船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