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河口现如今同样有八千多亩地, 同样招了很多山里出来的青壮年男女来干活。
妇女们要比男人要难得多,因为她们除了要干活,还要带孩子, 大些的孩子还好,四五岁了, 可以放在田埂上, 让他们自己玩, 勤快些的,蒲河口因为没有小孩子,掉在地上、稻田里的稻穗没人捡, 这些四五岁的小孩子,就已经知道牵着弟弟妹妹,撅着个小屁股, 在田里、田埂上,或是跟在他们父母的后面, 捡稻穗。
可更小的,甚至只有几个月大的孩子, 或者一两岁的小孩子,怕田埂上有蛇,蒲河口一马平川, 全是稻田, 又没有什么可以遮阳的树木, 这些妇女们就只能把孩子背在身上, 用麻布扎好,背着孩子干活。
不是没有男人也背着孩子干活的,极少,倒是妇女们背着孩子干活的, 十有四五,刚开始民兵们还不同意他们这样,后来许明月过来巡查时看到了,也没有说什么,紧张的额上的汗都冒出来的妇女和民兵们这才松了口气。
那些捡稻穗的小孩子们,每天的收获也不小,多的,一天可以捡他们小小的怀抱,满满一怀抱。
许明月还没有苛责到连这样的稻穗都要没收的地步,也正因为如此,有少数心眼灵活的人,在捆稻子和挑稻子时,会故意落下一些稻穗,给稻田里的小孩子去捡,若是捡的多,他们晚上就不在蒲河口监狱里睡了,带着自家孩子捡的一抱稻穗,用两个竹子编织的粪箕,趁着夜色挑着两个孩子回家,带回去的一抱稻子就交给家里的老人,放在家门口晒着,第二天一大早,再乘着蒙蒙光亮,继续挑着一双儿女来蒲河口。
之所以都愿意带着孩子来,除了小孩子能捡些稻穗外,这几天蒲河口的口粮不是稀的,而是干的,还有蒜蓉河蚌,蒜蓉河蚌的蒜蓉里,放了油。
蒲河口人多,煮的饭也多,小孩子们饭量不大,混在里面多吃几口,蒲河口的民兵们也不会说他们。
一直到双抢结束,他们还意犹未尽,颇有些遗憾,双抢居然结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