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马上双抢就要到来, 临河大队必须加班加点的把杉树电线杆和电线全都拉起来。
不光是陈卫民,连带着后来下放到蒲河口的几个会些水电知识的老师教授,下放到大河以南的知青们, 都被调集起来,全力为临河大队的通电工作努力。
这些知青们干农活或许不行, 可多年的学习底子让他们跟着这些教授大拿们学习水电知识, 却比只度过扫盲班的本地泥腿子速度要快的多, 也正好把临河大队的壮劳力们空余出来,为接下来的双抢全力以赴。
一直忙到七月底,已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经过了一年多的修建,临河大队终于通上了电。
在中元节那天,大队部、荒山、临河小学, 几个大队干部家里,灯火通明。
说是灯火通明也不准确, 因为家家户户,包括大队部在内, 所有的房间都使用了瓦数最小的十五瓦灯泡,十五瓦的灯泡光线昏黄,实际上只做到了让原本有夜盲症的人, 在夜里不再是瞎子而已, 可这样的灯火, 于临河大队来说, 却是期盼了许多年的存在。
许许多多的人家,大晚上的举着火把走出来,去大队长和大队主任家瞧新鲜,更多的人则是去大队部和临河小学外面瞧热闹。
临河小学的学生们望着宿舍内亮起来的灯泡也都欣喜好奇不已。
这不是遥远的河对岸星星点点的灯火, 而是置身于他们头顶的电灯。
他们全都好奇的看着,不敢碰,也不敢摸。
开关电灯的并不是后世普遍的按钮,而是一个黑色塑料的半圆镶嵌在进门的墙边木框上,下面垂下来一根结实的麻线绳,拉一下,电灯就开了,再拉一下,电灯就关了。
有好奇的学生就想一直拉,一直关,被城里来的知青老师们连忙阻止说:“哎哎哎!不可以一直开一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