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赵鼎等名相如云,那更是有力推动了海南岛治理水平的上升。当然,至于当事人本人高不高兴,那往往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有这样的成功案例做参考,皇帝霍然心动,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一如先前所言,人头割了,毕竟长不起来,这样珍贵的、可以用于改造蛮荒的资源,要是平白无故的浪费在杀戮与斗争中。似乎也实在有些可惜。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能将他们善加利用,那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好?
当然,流放的地点是要斟酌的。皇帝稍一迟疑,站立在侧的穆姓方士立刻屁颠屁颠的上前,呈上一张详细的地图。这张地图描绘了江南及漠北沿江沿河易于开采的矿藏——硫磺、石灰、铜矿,开采后可以直接乘船水运,运回关中加工。算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不过,开采这样的馅饼,也需要恰当的安排人手;流放过去的官吏肯定不可能是老神在在悠哉悠哉,挺着肚子当老爷;要是能教化得动蛮荒野民,还可以差遣蛮荒野人下矿干活;要是教化不动或者干架不行,那多半得脱了长衫自己下地干——这就非常之考验体力了。因此穆祺在舆图边做了标记,暗示皇帝要尽量挑选身体健康、筋骨结实的犯官,让他们到矿中“将功补过”,好好吃上十年的灰土,再谈宽大赦免的事情。
可惜,穆祺最残酷、最刻薄、最冷漠的假想,也比不上皇帝陛下纯粹出自天赋的随意发挥。在穆氏的想象中,流放南北从事苦力,十个当中多半要死五六个,胼手胝足心血交瘁,已经是极为残酷恐怖的刑罚;但在圣上的发挥中,这甚至都可以算得上是过分的“宽大仁慈”了;所以他只扫了一眼舆图,就顺便拎起毛笔,在图纸边批注了一句:
“自首者优先”
——看到没有,就算是下矿做苦力,那也已经是非分的宏大恩典;你还得老老实实、一分不差的交代罪行,才能勉强换来一个存活率不过百分之四五十的苦力差事;而且,在领受此恩典之前,犯官恐怕还得发自真心的撰写一份谢恩的奏表,恭恭敬敬地向着长安宫廷的方向磕大头。
敲骨吸髓之后,还要人家发自内心的感恩,果然这世界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