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应该要搞清楚, 神圣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穆祺曼声道:“皇位的神圣性并不需要太高,只要比儒生的那一套学说更可靠、更有效,能够维持权力的运转即可。事实上, 有的时候神圣性太高,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呢。”
儒学帮助皇帝建立了神圣性, 但这种“帮助”很难说是出于忠诚爱戴, 还是出于某些微妙难言的算计。神圣性好吗?神圣性当然是好的, 但凡事过犹不及, 塑造出一点皇权崇拜巩固地位也就罢了, 如果真的把皇帝严格打造成一个高高在上、不食烟火的现人神,那他实际上也就失去了一切接触现实的机会,将会沦为一个光鲜、精致、华美的偶像, 除了获取敬拜以外,其余将一无所有。
“在这个教训上, 东边的小日——我是说东边的倭国就很有经验。”穆祺道:“倭国的外戚与阴阳师合作, 将他们的什么‘天皇’打造为了天神的后裔,神圣性抬到无与伦比、完全超脱凡俗的地步——天皇是神的后裔, 所以他不能说凡人的语言;天皇是神的后裔, 所以他不能与凡人对视;天皇是神的后裔, 所以他不能随意履足凡间的土地;这么一套操作搞下来嘛……”
一个不能说凡人语言、不能与凡人见面、不能随意外出的“皇室”,和权臣手中乖乖从命的傀儡泥娃娃有什么区别?喔不对, 这种情况比之傀儡娃娃还不如——中华历史上不是没有过主弱臣强, 皇室沦为傀儡的时候, 但这种状态终究是危险的、脆弱的,不能长久持续;无论是心怀不甘的弱主, 抑或惶恐忧虑的强臣,双方终究会有一个忍耐不住, 强行打破这个危险的局面。但在倭国,因为神圣性的洗脑实在太强太成功,成功到连天皇自己都深信了自己的“神性”,于是一切以神为名的架空操作也就顺理成章,再没有半点阻力。
权臣可以永远架空皇权,那当然没有任何必要篡位;倭国延续千年的天皇制度,大致就是这么来的。在这种体系下,皇位更类似于传国玉玺一样的珍品宝物——谁会和传国玉玺为难呢?
刘先生嘴角一抽,神色变得有些微妙了。
显然,东瀛的外戚和阴阳师没有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