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整洁度让人赏心悦目,少年的字写得尤其不错,字体是工整的小楷,带着几分名家的韵味,笔迹沉稳有力,没有一处错字修改的痕迹,显然是多年习字的功底。
\n
字是文人的第二张脸面,都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好,总能让人平添几分好感。
\n
“拾安同学的字写得很不错。”
\n
梁老师不吝夸奖,随即眉头微蹙,“但……你怎么写的都是繁体字?”
\n
“平日里写繁体字习惯了,加上常看名篇古籍,就下意识写了。”
\n
“嗯……简体字会写吗?”
\n
“会的。”
\n
“那以后试卷作答用简体字,统一标准。”
\n
“好。”
\n
陈拾安点头记下。
\n
粗略扫过卷面,梁老师开始看具体作答。这是上周刚用过的月考卷,他再熟悉不过,可看到陈拾安的答案时,眉头又皱了起来:
\n
“默写题全对,但现代文阅读这些……也不能说你错,只是不符合给分标准。而且……你怎么用文言文作答?”
\n
梁老师顿了顿,又道:“作文也是,写得确实好,但用文言文写作风险太大,我们基本不提倡。”
\n
“拾安,你没接受过标准化教育,可能觉得我说的不对,但学校考试就是这样——你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和理解,但最终得落在我们画好的框架里。这种标准化或许会遗漏明珠,却是对绝大多数人最公平、最普适的筛选方式。”
\n
梁老师点评得很细,从答卷延伸出许多话。毕竟陈拾安和其他学生不同,他从没上过学,对很多学生早已刻在骨子里的规则毫无概念,总得先让他建立起这个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