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远低于汇报。”
罗教授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
“嗯,感觉出来了。债务就是颗大地雷,他们捂着盖子,不想让我们掀。”
“那个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
郑仪直接问。
“明天一早,你先去。”
郑仪目光一凝。
“我?”
“对。”
罗教授看着郑仪。
“你是新人面孔,不像赵波和老薛他们容易被认出来。你一个人,就说去取落在座谈会现场的笔记本。到了地方,别管他们安排的那个‘示范点’,就在周围多走走,多看看,多问问老头老太太们。”
他声音低沉有力。
“看看真正的明州老城区,老百姓住得怎么样?抱怨些什么?看看他们‘改造’的那个点,里面外面是不是一个样!”
郑仪瞬间明白了。
所谓的示范点,必然是精心布置过的假象。只有深入其背后的、不受关注的寻常角落,才能看到真实的“里子”。
“好。”
郑仪没有任何犹豫,点头应下。
“注意安全,自然一点。”
罗教授最后叮嘱了一句。
“明白。”
郑仪起身。
清晨六点刚过,天还带着薄薄的灰蓝色。
郑仪走出兴辉酒店侧门,清晨的寒气扑面而来,城市尚未完全苏醒。
公交车晃晃悠悠,在略显陈旧的街道上穿行,越靠近目的地,两侧的楼房越发显出年代感。
墙皮剥落,晾衣杆杂乱地从窗台伸出,路面坑洼。
这和昨天看到的那些气派却空旷的新城景象,宛如两个世界。
七点不到,郑仪站在了“阳光里”小区门口。
一眼看去,确实“示范”得像个样子:
新刷的米黄色外墙在晨光里显得干净清爽,黑色铁艺大门换了新的,入口处的小花坛种着整齐的矮牵牛。
三五个穿着橘红色马甲的“保洁员”正慢悠悠地扫着本就很干净的地面。
靠门卫室旁边的长椅上,坐着两位看起来精神矍铄的老人,正笑着聊天,一派和谐安详。
郑仪没有立刻进去。他绕着小区外围走了半圈,目光扫过那些面向主街的楼栋——它们的外墙都粉刷一新,阳台看起来也规整。
然后,他拐进了一条与小区侧面紧邻的、狭窄的背街小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