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这个新城开发吧,省里一个任务压下来,规划要超前,要现代化,要有形象!投入能不上去吗?可钱从哪里来?”
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语气无奈。
“上面有政策,不给开正门,可活儿还得干!只能绞尽脑汁想办法。我们搞财政的林局,头发都愁白了!”
郑仪静静听着,脸上是恰到好处的认真。
杨健似乎在诉苦,实际却是在为那些债务辩护,暗示是上面压力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再说了。”
杨健声音压得更低。
“新城那么大摊子铺开,总要有个时间沉淀不是?产业转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现在看着人是不多,但路修好了,楼盖起来了,框架搭好了,将来才能引凤筑巢嘛!罗教授是大学者,目光长远,这个道理肯定懂的。”
他笑着,眼神里带着试探。
“郑研究员觉得呢?”
郑仪放下筷子,拿起果汁喝了一口,才缓缓开口:
“杨秘书长说的是实情。发展的路,确实不容易。”
他没有评判,只是表示理解。
杨健脸上笑容更盛。
“对嘛!理解万岁!”他轻轻一拍桌子,“来来,郑研究员,再敬你一杯!”
郑仪端起果汁和他碰了碰。
杨健喝完,又闲聊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题,便起身去招呼其他人了。
郑仪看着他的背影,眼神平静。
杨健刚才这番话,等于承认了新城债务庞大且手法“创新”的事实,只是用发展阶段的“无奈”和未来的“潜力”在粉饰。
而罗教授那句关于“人气”的质疑,显然戳到了痛处。
明天那个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会是他们临时用来堵漏洞的“样板戏”吗?
郑仪心里有了计较。
晚饭结束,众人返回房间。
郑仪没有回自己房间。
他敲开了罗文斌教授的房门。
“罗老。”
罗教授刚在沙发上坐下,手里还拿着房间里的便笺纸,似乎在记录什么。
他指了指旁边的沙发:
“坐。感觉怎么样?”
“何市长和杨秘书长,准备很充分。”
郑仪开门见山。
“表面文章无懈可击。但债务的根子,下午只是被几句话术绕开了。产业导入的实际进展,恐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