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说他心中没有偏向,那是不可能的。
\n
毕竟他是个父亲,自然希望江山传给自己的骨肉。
\n
但赵光义不同。
\n
他的地位稳固,党羽众多,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举足轻重。
\n
若强行立子为太子,是否真的能顺利传承?
\n
赵匡胤不是不知道老二的野心。
\n
可若站在大宋社稷的角度思量,光义这位“晋王”确实是合格的接班人选。
\n
至少,他有驾驭朝局、稳控政权的实力。
\n
而且历史上,在五代乱世时期,像开封府尹这种关键岗位的掌权者——
\n
早就成了皇位继承的热门人选。
\n
赵光义如今正是开封府尹,又被封为晋王,权势之重,无人可比。
\n
反观自己的两个儿子——
\n
赵德昭、赵德芳,尚未被册封为亲王,影响力远远不如赵光义。
\n
这一切,都摆在赵匡胤的眼前,无法回避。
\n
如今,天幕将一切摊开来说,倒让他更难抉择了。
\n
在五代十国那动荡纷争的年代,设立太子本就不是制度上的共识。
\n
纵观整个五代诸朝,几乎没有哪位皇帝会正式册立太子。
\n
当时确立储君身份的一种“潜规则”,便是“亲王任京官”。
\n
也就是说——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