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冷的矛头,毫无掩饰地直刺而来!巨大的环形光幕上,那七尊光影的目光(如果那光晕算目光的话),似乎同时聚焦在了李振山身上。
\n
李振山感觉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如同擂鼓。但他脸上的表情纹丝未动,声音也如同经过精密校准的仪器般平稳响起:“我提供的晶体,来源明确。它是我于标准时三年前,在‘极渊iii号’古文明遗迹的深层冰核中采集到的样本之一。其独特的高纯度及特殊能量场,在采集报告中已作初步标注(档案编号:jy-iii-b77)。该遗迹已由‘玄母’完成全面扫描归档,晶体样本当时已按规定提交部分分析。关于其潜在催化效应及与未知能量信号的关联性,在采集初期并无明确认知,这是基于现有模型回溯推演的结果。”
\n
他避开了“儿子”这个充满情感的词汇,只用冰冷的代号和目标。
\n
“至于预处理……”李振山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研究员的骄傲,“索伦研究员,您认为我有能力在‘玄母’核心数据库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对一枚蕴含未知高维能量场的古文明晶体进行‘针对性预处理’?这本身就是对‘玄母’伟力的质疑。晶体采集、保存、提交流程全程受控,任何非授权操作都将触发最高警报。我的操作记录,随时可供委员会及‘玄母’调阅核查。”
\n
他反将一军!将责任推给了“玄母”系统的绝对监控力。同时暗示,索伦的指控,是在质疑“玄母”的权威!
\n
智核大厅内,那奔腾的数据洪流似乎微微停滞了一瞬。七个光影轮廓没有任何动作,但无形的压力仿佛凝滞了。
\n
医官索伦的脸色微微一僵,但瞬间恢复如常。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镜片,镜片后的目光更加冰冷:“李博士的解释看似合理。但‘高度同源性’是客观存在的数据事实。巧合?未免太过巧合。您作为目标生父,在冻湖事件中‘恰巧’携带了这枚能‘意外’催化目标力量的晶体,又在后续实验中‘意外’引发了抑制器过载……这一系列‘巧合’,是否过于集中了?”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