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荣和五年被记得的,只有连番惨祸导致的举国动荡。
\n
大周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先在宫中埋伏射杀以“清君侧”之名逼宫、要荣和帝当众处死刘昆的大将军黎宣,随后以同谋之罪逼得谢霆山在狱中自尽。
\n
连失两大顶梁柱的消息传开以后,北凉十万大军压境的加急军报如破浪的利箭,猝不及防地捅进京城漩涡,终于让乱成一堆的朝堂一致对外。
\n
可为时已晚。
\n
大周没了神将贤相,边境敌军如狂风席卷,两个月内连下三城。一方面,朝中派出去的老将接连失手,导致士气大跌,另一方面,朝廷为议和条件争得不可开交,主战派已经失去话语权。黎宣和谢霆山的死,在近乎国破家亡的境况中已经成了不值一提的事情。
\n
赵庆琅就在这个时候自请披挂上阵。
\n
每一封送进洛京的军情似乎都书写了大周的明日,驰骋而过的千里马捅破了一将一相的殚精竭虑。在那样的乱局中,三百个逐渐消失的赤胆忠义无人敢问,在这以外,经此一事而心灰意冷、再逐渐淡出官场的那些,更如石沉大海。
\n
但每一颗石子溅起的涟漪和浊浪,在没人敢触碰的一隅日渐蔓延,悄无声息地扎根滋长,以另一种日积月累的方式开始撼动大周的根基。近至京城学生甚至进士举人,远至各地寒窗苦读的书生,获悉谢霆山和黎宣的下场,逐渐形成两股对峙之势。
\n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n
有人对朝廷愤恨,为前路怅惘,若这样鞠躬尽瘁一生的忠骨只能如此结局,赤胆孤忠却不抵帝王疑心和宦官乱政,那如今的寒窗萤雪又能照出什么?一腔壮志不也是痴人说梦?
\n
也有人听信各式谗言佞语,认为谢霆山畏罪自杀,果真是利用名望行谋逆之事,连累家国。太高的的声望和信仰一朝垮塌,声讨和怨恨也会有山崩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