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君失其道,致民生凋敝,则灾异自生。”
\n
“由此推之,所谓‘皇极’,并非高居九重之上便可得,而是需百姓信服,民心所归,方能立极而统天下。是以,君权虽尊,其本在民。民不安,君亦危矣。”
\n
满堂再度陷入更深的沉默,落针可闻。
\n
李时勉缓缓合上书卷,心中唏嘘不已。
\n
他看着朱祁镇那张稚气未脱却眼神清明的脸,首次感召到了“天命所归”之压。
\n
此等见识,莫说九岁,就算二十九岁的翰林庶吉士也未必能如此通透!
\n
咳……便是自己当年幼时,也不过如此。
\n
他身为国子监祭酒,素知帝王之学,贵在守成、慎言、循祖制……可眼下这位小陛下,言语之间,竟隐隐已有“御宇临朝”之势!
\n
马愉亦是低眉惊疑:“此等见解,岂是蒙童所能道哉?莫非真有帝王之资?”
\n
他一直以为,虽然皇帝位尊身贵,但毕竟年岁尚幼,讲学之时小皇帝只需跟着葫芦画瓢,诵读经书即可。
\n
哪曾想,今晨这一番奏对,竟令他一时语塞,半晌未能应答。
\n
他想起当年先圣所言:“子不语怪力乱神。”
\n
可眼前之事,又该如何解释?
\n
是妖孽化形?
\n
还是……真龙自有其异?
\n
莫非,世间真有天命所归之人,自少而显圣?
\n
烛火轻晃,映着朱祁镇略显倦怠的小脸。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