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她一口气说完,因为激动,胸口微微起伏,脸颊也染上了一层薄红。她看着武修文,眼神灼灼,像两簇不肯熄灭的小火苗,固执地想要点燃他眼中沉寂的光。
\n
武修文怔怔地看着她。她的话语,像一阵疾风,吹散了他心头积压的部分阴霾。那份对他教学理念毫无保留的肯定和辩护,那份在巨大压力下依旧清晰地分析判断,像一股暖流,悄然注入他冰冷绝望的心田。自我怀疑的藤蔓,似乎被这坚定的力量扯断了几根。是啊,他不能因为外界的狂风暴雨,就彻底否定了自己的船和航向!他需要的是加固船舷,调整风帆,而不是弃船!
\n
他疲惫的眼中,终于有了一丝微弱却真实的亮光。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几分沉凝的力量:“……你说得对。”他重新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目光落在那些高频错误类型和反思疑问上,手指点着“计算粗心”那一项,“课堂节奏或许不是主因,但……学生的专注力确实需要持续训练。我可能……过于追求思维量,忽略了基础计算的‘肌肉记忆’巩固?”
\n
他的思路开始重新聚焦,回到了教学本身这个他能掌控的领域:“还有审题失误……你刚才提到‘圈关键词’专项练习?这个想法很好!系统化的读题训练,确实有必要。”他又指向“概念混淆”,“实例对比……也许可以设计得更具冲突性?比如,故意展示一个容易混淆的错误解法,让学生来‘找茬’?”
\n
他一边说,一边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新的想法。那些被举报信和恐惧暂时压下的教学热情,在黄诗娴的肯定和共同探讨下,如同地底顽强的小草,再次破土而出,汲取着微弱的养分,努力向上生长。他开始制定具体的“微调”方案:
\n
1.“一分钟闪电计算”:每节课开始或知识点衔接时,插入1分钟极短的口算或基础概念判断题(心算或极简笔答),高强度集中注意力,巩固计算“肌肉记忆”和核心概念。
\n
2.“火眼金睛”审题训练:每周固定一至两次专项练习,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强制用不同符号圈出“已知条件”“求解问题”“关键陷阱词”(如“估算”“至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