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旨之时,百官复叩首三次,震得大殿地板微微发响。
\n
三日之后,京师街头早已张灯结彩。
\n
大明全国上下,闻京都破之捷报,如闻亲王凯旋,普天同庆。
\n
京师内城主街挂红锦万丈,南市北坊处处张贴《越王捷报图》,纸本印刷十万份,沿运河流至江南、山西、湖广、山东诸地,士子文人争相吟诵。
\n
百姓夹道焚香放炮,家家张榜贴春联,有人请来戏班唱《越王破倭图》、有庙设台夜祭“平倭将军”。
\n
在江南,盐商结社悬灯连夜巡游;
\n
在西北,边将遥祭祖灵,恭贺大明开疆再添一笔。
\n
而在山东老家,越王徐闻的族祠之中,更是香火鼎盛,乡老献匾:
\n
“一战东瀛定乾坤,再封海内靖四海。”
\n
这场大战,并非只是一场战争的胜利。
\n
它改变了东亚的权力格局,也改变了大明百姓对于国家的认知。
\n
他们第一次意识到:我们不仅能守疆土,也能打出去;不仅能抵敌人,也能征天下。
\n
越王徐闻的名字,也不再只是战将之名,而是成为一代帝国对外征服的象征。
\n
......
\n
京都陷落,诸藩尽降,日本已定。
\n
得到朝廷正式册封后,徐闻此刻并没有急着享受胜利,而是在谋划一件关乎未来百年的大事。
\n
越王府的设址。
\n
京畿旧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