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幻妄称相」。从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来说,是因为从它的暂时的显现的情况,从因缘上,这种幻化的因缘上,我们安立的这个假名假相假用。说这个是一个人,这是一个鬼,这是一个畜生。畜生有畜生的相状,畜生有畜生的假名,畜生有畜生的作用,这个叫做「幻妄称相」。因为从世俗谛,我们必须要建立假名假相假用,使令我们来认识它、来区别它,这是从一个相的角度来看因缘所生法。
\n
其次,「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n
假设我们从体性来观察呢,它是一个妙觉明体。这个妙觉明体,古德解释这句话,是从两方面:
\n
第一个是妙觉之体;第二个是妙明之体,一个觉;一个是明。
\n
这个妙呢,是不可思议的意思,不可思议,不是凡夫所能够理解的。这个觉是相对于迷,迷惑颠倒来说的。这个明是相对于黑暗来说。它是一个觉而不迷、明而不暗,一方面觉,一方面能够光明;一方面光明、一方面觉,这个是约体性来说。这个是我们可以从它的相状,可以从它的体性,来观察这些因缘所生法。这一段的意义告诉我们这样子观察,这是一个总标。
\n
其次,我们再看第二段、别释。别释里面,就各别把这个相跟性的内涵开展出来。先看相。
\n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这个就是因缘所生法,就是色法跟心法的开合不同。如果我们开心合色的话就是五阴,开色合心就是六入跟十二处,这个色心具开就是十八界,其实就是一个色法,一个质碍的色法,跟一个明了性的心法。
\n
这些色心诸法,从相状来观察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这是说十法界,我们把法界分成十法界,这个十法界都是由色法跟心法所构成。
\n
佛菩萨的法界的色身,无量光明、无量相好庄严,他那一念心也是特别的清净庄严。人天的法界就是杂染,但是相对于三恶道来说,他的色身还算是尊贵身。他那一念心呢,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26页